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回复: 0

全州共青团改革典型案例 —以黔南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为例

[复制链接]

31

主题

7

回帖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70
发表于 2025-3-20 18: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州共青团改革典型案例
一、改革事项:群团改革背景下共青团联系社会组织的路径研究 ———以黔南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为例
二、改革背景及解决的问题
改革背景:当前,就业、学习、婚恋、致富是青年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夯实团的基层基础,提高了团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能力,团干部要努力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下功夫,在思路理念、工作设计、活动影响上向解决这些问题倾斜。解决的问题:为青年就业创业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积极为青年学习成长创造机遇、营造环境,努力为弱势青年群体排忧解难、送去温暖。要以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上各种困难为抓手,切实把密切联系群众、增强群众观念、做好群众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团组织的温暖。
三、改革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思想引领,建强具备凝聚力的团队。黔南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以下简称“州农青协”)自成立以来,始终引导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积极组织全体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论述,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村青年头脑,构筑农村青年精神支柱,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管好、育好、用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上做文章,实现“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结合,让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成为乡村振兴中先富带后富、共建富裕富足美丽乡村的带动者、实践者、示范者。
(二)党管人才,搭建“先富带后富”的组织平台。把党的领导、建设贯穿到人才工作全过程,增强高质量发展带动共同富裕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是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拉网式摸排统计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面建成州、县两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吸纳会员1200人,进一步凝聚增强人才工作合力。二是夯实党建基础强引领。设立黔南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党支部,州、县两级协会中共党员450其中61名党员被吸纳为村两委成员。2021完成星级党支部创建工作,积极以党建带动协会发展、产业项目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为目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余次三是注重政治吸纳强激励。把优秀致富带头人作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对象,在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给予关心关怀,协调解决带动发展难题。注重提升人才政治、社会、职业地位,切实发挥致富带头人在推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中的智囊团”“领头雁作用。截止目前,协会36名优秀致富带头人成为全国、省、州、县两代表一委员劳动模范及优秀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以才育才,厚植“先富带后富”的一方沃土。把致富带头人协会、生产基地实训优势转化为人才倍增优势,进一步强化农业现代化人才支撑。一是培育高素质农民。深化校企合作,依托致富带头人所领创公司(合作社)生产基地,建成产学研基地60个,开展种养殖技术示范培训,惠及群众3100人次。新推订单式培训服务,承接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4个,培育实用技能人才400人,学员创业率达80%以上。二是培育致富带头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并重,通过组建校企专家、优秀乡土人才双师队伍开展理论授课,组织学员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丰富致富带头人理论知识,强化外界先进管理经验学习,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思路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12600人。三是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针对丰产不增收”“丰产难卖问题,优选培育对象,强化乡村振兴政策、乡村规划以及农产品培育管理、网络电商等方面知识培训,培育出15名有资质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产业外销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四)以才兴产,释放先富带后富的强劲动力。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技术、产业、市场三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带民致富质效。一是利益联结带发展。大力推广协会+公司+合作社+群众”“致富带头人+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把农户纳入产业现代化发展链上,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全州致富带头人所创办的3138家公司带动群众就业增收8余人二是接二连三促产销。在做大一产基础上,促进致富带头人创办农产品加工公司110家,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经济附加值,建成黔南健康餐桌”“三都智慧农业等电子商务平台,辅以直播带货,助力黔货出山。各农产品加工公司年产值总计约5亿元,互联网平台年销售额约1500万元。三是集聚资源优服务。整合成员库、专家库、项目库、商品库四库资源,精准对接基层产业供给、市场需求两本台账,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咨询、运营管理、农产品开发、产销对接等多元服务。35名协会成员被邀请担任荣誉村主任,为基层产业把脉问诊。开展互帮互访交流活动32次,协调解决87家公司(合作社)产业发展难题。组织80家以上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5场,交易额达3000万元。
四、改革的启示和体会
黔南州农青协作为地方涉农青年行业性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是共青团联系农村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协会通过利益联动方式号召会员企业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 团结和凝聚各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促进广大黔南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成长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助力黔南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改革的外部评价
协会成立以来,荣获民政部门颁发的2A级社会组织荣誉称号,选树劳动模范及优秀青年58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淘黔网 ( 黔ICP备2024037945号|贵公网安备52270102000124号 )

GMT+8, 2025-5-26 05:58 , Processed in 0.0985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